文/四川省针灸学校 刘婷婷重庆线上配资
“我想,我们是见过面的,在大山的深处;我想,我们是见过面的,在蜿蜒的路上;你说,这是你心中的长征,有无数人像你一样穿过溪流,趟过泥泞,这颗名叫幸福的种子,能在人民的土壤里,发芽。”——《以你为镜》
今天,我吟诵着这充满力量的语句,走在空树垭村的田间地头。我叫刘婷婷,是四川省针灸学校派驻到南充市仪陇县柴井乡空树垭村的第一书记。对,那个戴着眼镜、踩着运动鞋的“儿女子”,就是我。
“我也想成为一束光,照亮乡亲们的路。”2024年7月,我了解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的事迹后深受触动,主动请缨驻村。前一个月还在策划开展学校学生文艺活动的我,下一刻拖着行囊踏上了这片红色沃土。
“空树垭村是一个合并的大村,共有764户2394人,脱贫户78户289人……”未曾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我从村两委提供的一串串数据中开始了我的“驻村第一课”。为了尽快掌握空树垭村的基本情况,我们工作队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脚下沾泥土,常听“家长里短”“乡言乡语”,通过入户走访、产业奖补和集中排查,迅速摸清村情民情,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很快,我与村上农户就熟悉起来,村上留守的老年人总说看到我就像看到孙女回来了一样,我也把对他们的称呼换成了“爷爷、婆婆”。
展开剩余56%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空树垭村受地理位置和现实条件制约,发展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入户走访的同时,我摸排全村需帮忙代销的农产品数量,制作特色农产品宣传视频,通过搭建“校村联动”消费平台,常态化开展以“购”代“扶”活动,及时联系学校教职工进行消费帮扶,包括土鸡、土鸡蛋、豌豆尖、柑橘、红薯淀粉等,共计15000余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婷婷书记,你听,我不咳不喘了,我这连到咳了快半年了,吃了张老师5副药就好了。”走访时姚爷爷开心地对着我说。在村子里,老人家们普遍存在各式的慢性病,但是一直讳疾忌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背靠中医药职业院校这样的优势资源,我们与学校积极策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健康义诊惠民生”活动,将四川省名中医专家团队请到了村里来,让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村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村活动室设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站,将保健养生知识、健身功法、中药种植等带到村里来,让中医药文化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乡村振兴需要代代接力,我很荣幸成为薪火传递者。从学校到乡间,我将用心用情耕耘这片红色沃土,尽心尽力察民情、解民忧,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努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展现新作为,在屋舍庭院、田间地头的乡村大课堂书写好为民办实事的精彩篇章。
驻村信息
作者系四川省针灸学校驻仪陇县柴井乡空树垭村第一书记重庆线上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粤友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